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政府信息公开 > 法定主动公开内容 > 法治建设
随州市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 发布日期:2020-11-16 15:58 信息来源: 编辑:随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审核: 胡欢 字号:[ ]

为严格依法履行职责,提高行政执法水平,维护公民、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,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》等有关法律法规,结合我局工作实际,制定本制度。

一、本制度所称的过错是指执法人员在行政执法调查、处理过程中违反了法律、法规和规章的规定,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,依照本制度应当追究过错责任的具体行政行为。

二、责任追究遵循以下原则:

1、合理性的原则;

2、实事求是,有错必究的原则;

3、公正、公开的原则;

4、责任自负,责罚相当的原则;

5、追究责任与改进执法工作相结合的原则;

6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;

7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;

8、区别对待故意与过失的原则。

三、执法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者,应当予以追究:

1、适用法律、法规和规章错误的;

2、经人民法院终审判决,处罚决定被撤消或部分撤消的;

3、具体行政行为被上级主管部门或同级人民政府撒消或纠正的;

4、滥用职权,对违法裁量、滥用自由裁量权,违反相关规定的;

5、不秉公执法,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,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:

6、伪造、涂改、隐瞒、销毁证据的;

7、作出错误处罚决定的;

8、其他有过错的行政行为。

四、因不可抗力等因素造成的执法过错不予追究;执法人员为了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,在紧急情况下采取超越职权范围的行政执法行为,免予追究。

五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可以从轻、减轻或者免除追究过错责任:

1、情节轻微、未造成危害后果、并纠正过错的;

2、主动承认错误并及时纠正过错的;

3、受他人胁迫或诱骗的;

4、其他可以从轻的情形。

六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应当从重追究过错责任:

1、执法人员有意违法而造成严重后果的;

2、屡次发生错案和执法过错的;

3、发生错案和执法过错后拒不接受批评教育,伪造、涂改、隐瞒、销毁证据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;

4、执法人员故意或重大过失,给国家和当事人财产造成损害,产生不良影响或者引起行政诉讼或国家赔偿的;

5、弄虚作假,隐瞒事实真相造成错案发生的

七、任追究形式:

1、责令书面检查;

2、通报批评;

3、取消年内评优、评先资格;

4、调离执法工作岗位或取消行政执法资格;

5、造成国家赔偿的,按规定对责任人进行追偿;

6、构成犯罪的,依法追究刑事责任;

本条规定的责任形式,可单独运用,也可合并使用

八、执法责任由有过错的执法人员承担。两人以上共同实施的过错行为,依其责任大小分别承担。因有关负责人的失误造成执法过错的,追究其负责人的责任。


附件:    

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