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政务关切 > 工作动态
让青春在卫生健康事业上绽放光彩-随州高新区医院组织开展青年读白皮书活动 发布日期:2022-04-25 信息来源: 编辑:随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审核:徐家欢 字号:[ ]

“生逢盛世,必勇担重任!”4月21日,《新时代的中国青年》白皮书发布,全面勾勒新时代中国青年主流群像。恰逢世界读书日,随州高新区医院组织开展青年读白皮书活动,青年医务工作者们备受鼓舞,纷纷表示,要努力拼搏、奋勇争先,让青春在卫生健康的事业上绽放光彩。

生逢盛世,当抓住机遇。白皮书指出,新时代中国青年生逢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,拥有更高质量的发展条件,实现人生出彩的舞台越来越宽阔。

潘俊峰交流白皮书体会


外二科于今年年初正式开科,是医院最年轻的科室,科室的医生均是青年党员。医院团支部书记潘俊峰就是其中的一名医生,如何从机遇中提高自己,潘俊峰这么看:“新的科室意味着新的环境,更多的独立空间才能促增成长空间。”伴着医院引进省级外科医疗专家,将原有的手术再度精细、再度提档、再度升级。“新的技术意味着新的挑战,更多的学习机会更能锻炼个人能力。”潘俊峰结合个人实际对白皮书中提到的青年发展环境深有体会。

青年是国家的未来,更是医院的未来。如何让青年医务工作者更好更快更高的成长,一直是医院党委放在心上的事情。

汪旭在耳鼻喉科坐诊

耳鼻喉科的医生汪旭从省城医院进修回来便肩挑重任,日前,在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的专家指导下,由汪旭独立完成了首例持续灌流模式下耳内镜手术,这项技术在本市也尚属首例。自去年10月始,省三院多科专家教授入驻医院进行门诊坐诊、查房及开展手术,此项医共体活动不仅惠及了本地百姓,也让青年医务工作者们收益。“不但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省级医疗效果,我们年轻医生在自家医院也能得到省级专家的指导。”汪旭感慨颇多。

不惧风雨,堪当时代重任。白皮书指出,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,32万余支青年突击队、550余万名青年奋战在医疗救护、交通物流、项目建设等抗疫一线,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、总体战、阻击战作出重大贡献。

刘珊整理检测物资


在随州高新区疫情防控的主战场,医院的青年医务工作者不讲条件,不打折扣,越是艰难越向前!内二科副主任刘珊不仅是一位年轻的科主任,也是一名预备党员,在全员核酸检测的任务中,他主动要求担任核酸采集小队的队长。一个年轻的队长带着一群年轻的队员,就像一支突击队,最先抵达,最快完成、最近支援、最后撤离。“请直接安排我们!”他总是主动请缨,冲在最前面,完完全全履行了他的入党誓言。

青年医务工作者自觉把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线作为践行初心使命、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和磨刀石!

检测队伍整装待发

“看到白皮书中提到战疫青年突击队,我仿佛回到了那些紧张难忘的时刻。”手术室护士刘莉莉说。从通知到出发,15分钟,80余人星夜支援核酸检测;从晚9点到次日晚9点,24小时,上门入户采集核酸;从3月31到4月10日,11天,  5轮全员核酸检测,5轮重点人员核酸检测。他们之中,80后,90后还有00后占了大多数。“特别能吃苦、特别能奉献、特别能战斗!”这是医院党委对他们的最高评价。

在社会文明建设中引风气之先。白皮书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顺应社会发展潮流,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,在社会文明建设中引领时代新风,争当正能量的倡导者、新风尚的践行者。

赵隽上门为患者服务

“谢谢你们,你们真是比亲人还亲!”这是一名患者家属把锦旗送到内一科时的场景。患者因脑出血长年卧病在床,身上多处压疮,出院后,年轻的内一科护士长赵隽多次利用休息时间去患者家里更换胃管,并教会病人长期卧床和病人营养支持的方法。把病人放在心中,把党性写在基层,把实事办在心坎!而这,只是医院党委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中诸多故事的一角。

大力弘扬新时代职业文明,展现新时代医务人员形象,青年医务工作者们铭记时代嘱托。

余巴晶帮助老人扫码

  

在医院预检分诊,身穿红马甲的青年志愿者余巴晶正带着一名老人前往疫苗接种门诊。如何破解区域内老年人就医智能化难的问题,医院党委作出正确决策,关键在人!不能强行要求老年人学会智能化,那就成立一支青年志愿者服务团队,医院青年医务工作者们一呼百应,将这项服务贯穿挂号、诊疗、检查、缴费等全过程,确保老年患者简便高效就医,坚决杜绝因手机扫码、智能挂号、支付方式等问题影响老年人就医。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。”余巴晶说,“尊老、敬老、助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要从我们青年做起。”在年初的省卫健通报中,医院荣获首批“湖北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”称号。

以青春之我,创建青春之家庭,青春之国家,青春之民族,青春之人类,青春之地球,青春之宇宙。随州高新区医院的青年医务工作者们未来可期,他们怀揣着健康梦,创建青春之医院,在实现健康中国的伟大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。


附件:    

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